第892章 长平王独骑临虎牢(2 / 4)

既然前方战事吃紧,为臣现在就走!”

“不!”李密说:“不是您走。这样,寡人我陪着您去!”

当时邱瑞吃一惊,“陛下,您乃万金之躯,万万不可轻动啊。”

“哎——老王爷是替寡人去说降尚师徒去了。我怕师徒在那虎牢关前有一些条件提出。万一这些条件提得特别苛刻,老王爷一时接受不了,朕在那里就好办了。朕在那里,就可以替老王爷您直接地答应了。而且呢,也表示出对尚将军的重视。就这么定了,朕随老王爷前去!”

唉!邱瑞看到此处,心中叹口气呀。明白,这是李密要监视自己呀,要盯着自己!这次出征达不成目的,自己别说回来了,你就连马都难以踅回来面对李密!但是他能说什么呀?只能点头答应:“谢过陛下,咱们即刻出发!”

李密还真就办事干净利落脆,马上调动自己的御林军护送着自己,连给秦琼通信都没通信儿,下了岗山,带着老王爷、带着少王爷邱千报就来到了虎牢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也有朋友说了:“王老师啊,你说这一段书不就这点事儿吗?何必说好几回呀?啰啰嗦嗦的,干嘛呀?”这个事儿确确实实就这点事儿。其实,打虎牢关也这点事儿啊。说打虎牢关,“啪!”打下来了。五关全打下来了,两句话完了!但是,怎么打下来的?中间的每个细节是什么?另外,最重要的——咱们这部《隋唐》我们着重说的是人!各种各样的人!一个人为什么会办这种事儿?他出于何种心理,有什么外因?那么通过这件事情我们能够汲取什么样的教训、吸取什么样的经验?能不能为我们生活所用?哎,这是我们要达成的一个目的。每位说书家对一部书的拿捏、对一部书的定位不一样。所以,他的侧重点都不一样。同样一部《隋唐》,十个说书人说出来的是十个味儿。那当然,有您喜欢的,有您不喜欢的,就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这个是无法强求的。总之,我们这部《隋唐》更喜欢跟大家多聊一聊书中的人。这些人看似活在古代,其实咱们身边也有这种人。遇到这种人,我们应该如何相处,如何应付,也希望能够通过咱们讲故事、讲这书,给大家一丝启发。邱瑞,他不是说直接地到虎牢关前的,他不愿意去呀,他是被李密逼的。李密为什么逼他?邱瑞怎么想的?咱得把这个给大家说清楚。说清楚了,“吱溜!”到虎牢关了!

为什么邱瑞这脸色不好看呢?他一见自己的徒弟尚师徒,他又尴尬、又难受、又无奈,还又恨铁不成钢!所以,很多复杂的心情交织在一起,让老王爷不得不用表面的装来压制住内心的复杂。他只能把家长那个风度拿出来了,也就是说,他只能倚老卖老了!

那为什么有些人年岁大了,我们老说:“你这人怎么不讲理啊?”倚老卖老嘛!就是因为他没办法把自己复杂的心情给大家说出来,或者给大家解剖出来,给大家解释清楚了,他可能也没那能力——那我不管了!反正我年岁大,你们就该尊敬我!我先拿我年岁大拍你们……这是他认为的捷径。所以,一直邱瑞沉着脸。

秦琼吃了一惊,赶紧率领大家过来见礼:“陛下,老王爷,你们怎么来了?呃……先到咱们本队休息。”

“不用!”邱瑞把手一摆,“叔宝啊,压住阵脚!这不是尚师徒吗?我去跟他说说,看你姨父我的,看我怎么说降我这义子!我说陛下呀,您呢,在后面安心等待好消息吧!”

哎呦,李密当众显得特别地心疼邱瑞呀,跟大家说了:“各位呀,王驾千岁听说虎牢关,他的义子干儿尚师徒拉开阵势,担心呐!担心尚师徒伤了你们呐!老王爷主动找到寡人,要亲往虎牢关,说降尚师徒!寡人哪里放心呐?我苦苦地相劝呐。我说:‘老王爷,您不必离山,尚师徒,我们给您抓来。抓到瓦岗山,您再来训斥!’可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