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四九城婚俗(2 / 3)

仪那也是十分了解的,不过传统四九城这边的婚俗礼仪可是十分复杂的,以现在的情况,是不可能全部办到的,我们也只能选择其中几项婚俗来准备。”

接下来,爷爷奶奶开始给周瑾讲述四九城的一些婚礼习俗和注意事项。

半个小时后,周瑾终于听爷爷奶奶讲完了四九城传统婚俗礼仪。

说实话,周瑾此时已经完全被惊住了,万万没想到以前的四九城人想要结个婚居然这么繁琐,这一整套流程走完居然有十三道手续。

这第一步就是合婚之俗。

人们为子女择偶,必须经“媒人”往返两家“提亲”,双方互请“算命先生”算命,如男女命中没有相克之处,且有成亲的可能时,才进行议婚,否则虽然“门当户对”也只有作罢了,此举俗称“合婚”

第二步是相亲。

合婚结果,如双方属相不相犯时,第二步手续就是相亲,由双方家长会同媒人,约定场所,或在任何一方的家中相见,俗语叫“相亲”。

相亲的结果如双方都很满意时,再根据男女八字检查二人的“三堂”。

所谓“三堂”,就是查双方父母有无相妨之处。

倘能得吉,然后就写婚书,且将上轿、下轿和拜天地的时辰、方位,以及纳币、亲迎的日期,都详细的写在婚书上。

第三步是放小定。

男女双方都认为可以成亲时,下一步就是下“小定”礼。“小定”的礼物,并没有一定的标准,普通人家差不多都是四盒礼。

如金镯子、戒指、如意、以及钗钏钻珥之类的各种首饰,分装两盒;衣料及绣花裙子等物,也装成两盒。

首饰都是以纯金为主,其次是包金,再次也有买银镯子的,当然要以双方社会阶级及经济情况而定。

第四步是择日子。

四九城结婚很少在旧历正月,订婚也很少在腊月,因正月娶媳妇主妨公婆,腊月订婚主克败婆家,所以有:“正不娶,腊不订”之谚。但无论在何时迎娶,必须要选择一个好日子。

第五步是放大定。

迎娶的日子决定之后,紧接着就是“放大定”,又称“通讯过礼”。

在婚姻过程中,这个礼节很重要,所以仪式也很隆重。

除“龙凤帖”具有特殊意义外,其他礼物与“小定礼”都差不多。

礼物的数量和品质,虽无一定标准,但在原则上,都是分为“四色”礼。

第六步是送嫁妆。

送嫁妆是女家的事,大约都是在吉日前一两天举行。

把所有的陪嫁,分装在箱子及食盒里,雇人抬着,两人一抬,由新郎的兄弟押送到男家。

据李家瑞编的《北平风俗类征》记载:"前一日,女家请男宾四人,六人或八人送妆,男家亦请人迎妆,物以抬数计,中等之家,大半为二十四抬,三十二抬,四十八抬,富者则自数十抬至百馀抬不等,贫者则十六抬,十二抬,再次则仅备女子常用之物若干,雇扛肩人送去,不上抬。若抬数多者,妆奁前导以鼓乐,男家迎以鼓乐,然近亦有于娶日送妆者。"

第七步是亲迎。

吉期一到,新郎要亲自率领仪仗前往迎娶,并且要按照《通书》上所规定的时辰出发。

第八步是拜天地。

娶亲花轿抬进庭院,要先过火盆,然后新娘跨马鞍,走火盆,这些关节过了之后,就在供案前举行结婚大典,俗语叫"拜天地"。

拜过天地之后,就引新娘进入洞房。事前先请两位"全福人"把炕或新床铺好,新娘入内便盘膝端坐帐中,俗称"坐帐",又称"坐福"。

第九步是吃子孙饽饽。

"坐帐"之后,接着的节目就是吃子孙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