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9章 夸大其词(1 / 4)

这番话绝非夸大其词,而是对现代城市巷战残酷现实的精准描述。纵观近年来的城市作战,哪一次少得了装甲车的身影?它们如同钢铁巨兽,在狭窄的街道中穿梭,成为战场上无可争议的主宰。步兵在这样的环境中,若无重火力的支援,便如同无头苍蝇般四处乱窜,毫无章法可言。巷战的复杂性与不可预测性,使得步兵的生存空间被极度压缩。缺乏装甲车的掩护,他们往往在战斗开始后的十分钟内,便会被敌方的火力彻底压制。

巷战中的步兵,最惧怕的并非敌方步枪的子弹,也不是隐藏在暗处的狙击手,而是装甲车上那挺12.7毫米重机枪所编织的火网。这种火力的覆盖范围与杀伤力,足以令任何试图反抗的步兵陷入绝望。你可以躲在断墙后面,试图寻找一丝喘息的机会,但重机枪的子弹会毫不留情地击打在砖墙上,发出密集的“突突”声。墙皮被击碎,碎片如雨点般洒落,掉进你的衣领,刺痛你的皮肤。你甚至不敢抬头瞄准,因为任何暴露的动作,都可能招致致命的打击。

然而,重机枪的火力压制,仅仅是装甲车恐怖威力的冰山一角。更为致命的是,部分装甲车还装备了机炮。这种武器的破坏力,远非重机枪所能比拟。当机炮的炮弹轰击在楼房的承重墙上时,整面墙体会在瞬间崩塌,砖石与混凝土碎片四处飞溅,仿佛一场小型的地震。那些隐藏在建筑物内的人,甚至连躲避的机会都没有,便被掩埋在废墟之下,生死未卜。

装甲车的存在,不仅仅是对敌方火力的压制,更是对敌方士气的毁灭性打击。当步兵听到装甲车引擎的轰鸣声,看到那挺重机枪缓缓转动,瞄准自己的方向时,内心的恐惧与绝望便会迅速蔓延。他们知道,自己面对的不仅仅是钢铁与火药的组合,更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这种力量,足以摧毁他们的防线,瓦解他们的意志,直至最后像是敲打着丧钟的死神来到了他们身边,干净利落的终结他们的生命。

再说当年的仗,车臣格罗兹尼巷战,俄军早期没带够装甲车,步兵冲进巷子里,被躲在建筑里的武装分子打冷枪,一天下来一个连能打剩半个。

后来调了 bmp 步战车过来,情况立马不一样 —— 步战车开在前面,重机枪先把临街的窗口扫一遍,步兵跟在后面推进,伤亡直接少了三分之二。

还有萨拉热窝围城战,塞尔维亚族武装的装甲车,就凭着身上的装甲和火力,把市区里的防御点一个个啃下来,联合国维和部队的步兵,没装甲车支援,连补给线都守不住。

这俩例子摆这儿,你就知道装甲车在巷战里不是 “辅助”,是能定调子的主心骨。

叶戈尔他们上次突袭栽跟头,不就是没带装甲车嘛。

独眼巨人再能打,也是血肉之躯虽然是机械的,没个硬壳子挡着,对面扔个火箭筒过来就得报废。

现在叶菲姆把装甲车配上,情况完全不一样了 —— 独眼巨人冲的时候,装甲车在侧面架着火力,对面的反坦克武器刚露个头,就被装甲车的机炮打掉;就算独眼巨人因为运算单元慢了半拍,装甲车也能顶上去补住缺口,不让防线漏了。

而且你别忽略了,装甲车还能当移动指挥点。

巷战里通讯信号乱得很,步兵的对讲机经常断联,可装甲车上的加密电台不一样,隔着几栋楼都能传信号。

班长带着人跟在装甲车后面,不用操心被流弹打穿通讯器,只要盯着战术板,跟装甲车协同就行。

之前提过的重机枪组,也能跟装甲车配合——人形扛着机枪架在装甲车顶上,人类组长在车里装弹链,既能借着装甲车的装甲掩护,又能把火力抬得更高,扫到对面藏在二楼的火力点。

说穿了,现在的巷战,没装甲车的重火力压阵,再能打的部队也容易栽跟头。

独眼巨人缺的那点作战效能,装甲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