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优中选优,他却只能拿原来的将领凑合着用。
不对等的军事资源,决定了甭管他如何努力,战场上都赶不上人家。
“阁老,话不能这么说。
镇远侯固然能打,可也是得益于您之前的努力,不然湖广绝对没那么快被收复。
蜀地的情况,其实也差不多。
在您的努力下,我们整顿了蜀中军务,还拉拢了土司参战,才稳定住了战局。
我们真离不开您啊!”
布政使李永良跟着劝说道。
蜀地的坑太大,光一个巡抚填不上。
朝廷问责下来,他这个布政使一样跑不掉。
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也要把徐文岳留下来。
最少留到镇远侯赶过来完成交接前。
有徐阁老在前面顶着,才有资格和勋贵系谈条件,不然他们这些有污点的倒霉蛋,就是人家案板上的肉。
“放心好了,老夫并非不负责任之人。
镇远侯那边,估摸着也就刚收到圣旨没几天。
预计再过一两个月,江南战事就会结束,到时候就会出兵蜀地。
老夫要等他过来,完成了权力移交,才会离开蜀地。”
徐文岳冷漠的说道。
眼前这些人的小算盘,他是一清二楚。
选择留下来,并不是他想要收拾烂摊子,主要是现在根本走不了。
蜀地的三大门户,只有北大门在朝廷控制中。
这一路上,并不太平。
中间不少地方,都是双方争夺的焦点。
以他对这些同僚的了解,若是把烂摊子留下来让他们背锅,这些人就敢把他的行踪泄露给叛军。
在主持平叛的过程中,杀了那么多白莲教的人,人家早就视他为眼中钉。
“阁老英明!”
“阁老勇于任事,实乃江山社稷之福!”
……
众人的吹捧,落入徐文岳耳中,却是无尽的悲凉。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虞朝的官僚集团就堕落成这般模样。
一个个不考虑,怎么尽快把叛军镇压下去,反而盘算着怎么避免自己被朝廷追责。
“够了!”
“老夫没有功夫,听你们在这里废话。
镇远侯要带兵过来支援,平叛战争我们依旧要努力打。
主力决战的时间虽然没到,却也不能让叛军闲着。
传令各部,伺机袭扰叛军,尽可能给他们制造麻烦。
仲总兵,此事你亲自去负责。
如果没有战绩,镇远侯可没有老夫这么好说话!”
徐文岳当即警告道。
落入仲辰良耳中,却是天塌了。
在和叛军的交战中,他一直都是屡战屡败,对自己的军事水平,早就丧失了信心。
让他出兵寻找叛军的麻烦,完全是强人所难。
偏偏不行动不行,前面官军的战败,他负有直接责任。
徐文岳没处理他,那是军中需要稳定。
砍了他的脑袋,换一个人上来,能力也未必比他强。
换成镇远侯过来,就没这么多顾虑了。
人家自己带着部队过来的,离开了他这位总兵,仗还是照样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