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得陇望蜀(2 / 3)

复山河 新海月1 3301 字 4个月前

纠结细节。

不过朝廷的封赏,大概率是指望不上。

户部穷的叮当响,北方几个省提供的财税,能够养活边军和中央朝廷都算不错了。

这不是朝廷刻意区别对待,主要是南方各省经济条件更好,还能想办法自筹军饷。

九边之地都是穷乡僻壤,地方上的士绅大族,早在无数年前就跑了。

剩下的边民,都是一群穷鬼。

常年遭受北虏的祸害,养活自己都难。

放权给边军筹饷,那就相当于放开物资禁运,鼓励大家搞走私。

物资禁运政策,没有能够封锁住北虏,却抬高了草原上的物价。

北虏从大虞抢走的财富,要不了多久,又会被动回流过来。

一旦解除了限购,北虏手中的财富购买力大增。

获得了充足的物资,敌人的实力将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提升。

最糟糕的是在资敌的同时,边军能从中获得的那点儿收益,远不能覆盖军饷支出。

本质上,晋商能够发财,都是靠垄断带来的暴利。

一旦丧失了垄断,那么巨额利润也就没了。

草原上的财富,主要靠劫掠大虞。

牧民们自己放牧产生的收益,填饱肚子都难,没办法贡献多少购买力。

别看晋商干了垄断买卖,但大虞朝最有钱的,从来都不是晋商。

海洋贸易兴起前,最富裕的是盐商。

海洋贸易兴起后,海商集团掌控的财富,才是天下之最。

只不过这些人,平常行事更加低调,没有晋商和盐商惹眼。

一行人步入城中,直奔湖广总督衙门而去,这可苦了那些养尊处优的文官。

平常时期出门,要么坐轿子,要么乘坐马车,何曾走过这么远的路。

可惜没有办法,总督大人带头在前面走着,再苦也只能咬牙跟上。

混迹在人群中,看着一个官员咬牙坚持的样子,李牧强行忍住了笑意。

毫无疑问,徒步入城也是李原下马威的一部分。

不带着他们亲身体会一下,很难让这些五谷不分的官员,知道下面百姓的苦。

倒不是奢望,他们变成圣人。

只要在履任期间,少搞点儿事情出来,尽快稳定新收复土地即可。

自家叔父这番苦心,能不能发挥作用,李牧不清楚。

不过他的思路却是打开了。

既然这些文官体力不支,那么就要放大这个缺陷。

往后看这些家伙不顺眼的时候,就可以把人邀请过来巡视军营。

围着营地转上几圈,运动强度也不比走眼前这段路小。

最关键的是这样的折腾法,谁也挑不出毛病来。

……

京师,养心殿。

自从完成人事调整后,前线的捷报就不断传来,永宁帝的心情也风云转晴。

“收复了武昌,好!”

哪怕是军事小白,他也知道武昌府的战略意义。

拿下了这交通枢纽,大虞南北各省再次连在了一起,对叛军完成了战略包围。

“恭喜陛下!”

“武昌府回到朝廷手中,想来要不了多久,就能收复湖广全境。

卫逆损兵折将,地盘还缩水了一半,已经是秋后的蚂蚱。

解决了卫逆,傅逆也就独木难支。

……”

徐忠恩当即拍起了皇帝的马屁。

太监,干的就是这种活。

给皇帝提供情绪价值,没有任何毛病。

“哈哈……”

“你这老货,就是会说话!

不过朕的这几位总督,确实都是国之栋梁。

湖广战场连克永州、衡阳、长沙、岳州、武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