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一九章 百思不得其解(1 / 4)

大魏春 眀志 4310 字 2022-07-18

稍稍一顿,杨钧又冷笑道:“也莫要以‘突闻南朝出军犯关、’‘大军足有十万’,‘故而急切出兵来援’之类的借口糊弄我等。

便是急迫,便是欲率军驰援,朝廷为何不行堂皇之道,先予我等一道钧旨?难不成,太后与陛下,甚至诸公尽皆忘了?”

杨钧口若悬河,辩的李韶哑口无言,想给朝廷找个理由竟都找不到?

刁整又疑声道:“那朝廷为何如此?”

这句话就如一盆油,浇到了烧的正旺的炉膛之中,登时激的几人心头火起。

“还能为何?”

郦道元双目如炬,胸口一鼓一鼓,可见何等恼怒:“只北镇一战,李郡公之行震古烁今,惊世骇欲,堪称不世之功。而他已是郡公之尊,只以此开疆拓土之功,便可再进一步……

而之后,朝廷又闻郡公率我等势如破竹,连战连捷,故而心忧若此战再胜,又是不世之功,又该如何封赏?为免步淮候后尘,朝廷只得出此下策,可见对李郡公之一片拳拳之心……”

这番话何等讽刺,听的元昭心惊肉跳。

这几人难道疯了不成?

便是李承志予尔等均有提携之恩,但岂能与朝廷相提评论?

但在这几位口中,朝廷倒成了罪人?

正自惊疑,听到刁整等人之后之言,元昭脸色更是白上加白。

“李郡公自北镇南归,至今也就半月。期间战事繁发,局势不明,故尔自郡公以下,我等均未向朝延详报战况与军情,朝廷又是何以得知,我等势如破竹,连战连捷?”

听刁整之语,好似万般不解,但包括他,并李韶、杨钧、郦道远等,皆是不由自主的一转头,四双眼睛就如八支箭一般的刺向元昭。

元昭嘴硬道:“看……看我做甚?与我无关……”

郦道元冷笑道:“若真与你无关,你何惧之有?”

元昭猛的一噎,又止不住抖了起来。

他身负秘职,有暗奏之责。军中诸务自是事无俱细,皆须时时秉明予朝廷。

而李承志连番大胜,他更不可能瞒下不报。但谁知,朝廷不但不予李承志嘉奖、赏赐,反而反其道而行,生怕李承志立的功太多?

也不知经了何等疾风骤雨,诸公才堪堪议定,派元晖为监军,先一步入关掣肘李承志,后由高肇率大军紧随而至,意欲易李承志为副。

但好死不死的,这二位才至中途,李承志突就发动攻势,一举溃灭强敌,彻底奠定胜局。

如此一来,元晖与高肇的行径,无疑与抢功无疑。也莫说李承志并眼前这四位,试问全军哪个军将,哪个士率会答应,能咽得下这口恶气?

李承志倒是顾全大局,猝然间诸多安排有条有理。但午觉该万不该,不该让他元晖去做这个恶人。

元晖倒好说,便是能抢些功劳,他也是居次。

但高肇呢?

眼见不世之功即将到手,眨眼间却化为泡影,试问谁能甘心?

也莫以为高肇与李承志将为翁婿。不见史上因利成仇,父子相弑、兄弟阖墙之事何其多?

故而元昭已然认定,他要敢依李承志之令,却劝诫高肇。便是高肇知干系重大,不敢率军入关,但定会将这口恶气撒在他的身上。

即便眼下不会杀他,但以高肇的权势和秉性,迟早有一日会与他清算。

但若是不去劝?

不说李承志事后会不会治他个抗令不遵的罪名,如果高肇与元晖入关,致使全军哗变,便是万劫不复。

届时,为安抚大军,为安抚李承志并麾下诸多悍将,必然要砍几个人头,且还得够份量。

难道会让一时昏昧、决议此策的朝中诸公担此干系?

还是会让眼热功劳、欲趁火打劫的高肇与元晖担此罪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