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九章 伴君如伴虎(1 / 3)

大魏春 眀志 3257 字 2022-07-18

大乘换小乘……

鼓励僧官还俗……

而后才引起连锁反应,大乘教徒一波接一波的造反……

李承志心里一动:皇帝不会是想整肃佛事吧?

还真有可能!

元魏皇室扶持佛教本是要制衡门阀,但谁能想到路走着走着就歪了,到最后这两方竟能勾结在一起?

如安定胡氏与泾州昭玄寺狼狈为奸欺压百姓。乌支李氏与大乘教沆瀣一气暗谋造反,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若是不加限制任由发展,日后类似的例子绝对会越来越多……不但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更威胁到了国家的统治。

身为皇帝若没有想法,那就太看起元恪的智商了。

屁股决定脑袋,若按李承志本意,定是会大参特参,将佛教的罪名非罗列出个几十上百条不可。

但不确定皇帝是不是真有此意,李承志只能口是心非:“佛门可约民、束德……想来,益处还是很大的……”

“束德?”

皇帝脸色一变,厉声道:“知不知只一个景乐寺的后院中,挖出了多少婴尸?一百八十二具……”

李承志双眼狂瞪。

寺庙中挖出婴尸,哪来的?

尼姑生的?

我去,这是人干的事么?

看着元恪脸色铁青,说话时牙都快要咬断的模样,李承志心里一跳:皇帝不会是要灭佛吧?

不是说不能灭,但在北魏干这事的难度相当大。

为何?

因为汉化时日尚短,鲜卑本质上还是“胡”,与汉族有天然的阶级对立情绪。

嗯,看看太武帝灭佛的后续就知道了:

在晋之前,汉族是不怎么待见佛教的。认为是外来的异教,一直被视为“胡”教。包括不识字,达不到“儒”这一阶级的劳苦大众,大多都信奉五斗米教,信佛的汉人少之又少。

但在游牧民族中却非常受欢迎,包括鲜卑族,皆是人人信佛。就跟后世的藏族一样。所以到五胡乱华之后,佛教随之大量迁入中原,才慢慢有了兴盛的苗头。

一直到鲜卑入主中原,拓拔氏一统天下的希望越来越大,太武帝不得不考虑如何能让鲜卑得到汉人认同、如何坐稳这天下时,才想到了抑佛信道。

其本质则是让鲜卑族彻底融入汉族,以达到拓跋氏长久统治的目的。

此举虽然得到了汉族世家门阀的鼎力支持,比如以崔、卢、郑、王为代表的山东士族,但同样严重侵害了鲜卑贵族的利益。

其导致的后果便是太武帝父子反目,太子欲刺太武帝未果被诛,太武帝最后依旧被太子旧臣所刺……这些都是猝然灭佛的后遗症。

其后太子的儿子拓跋浚登基,一是因与父亲同样喜佛所以大力推崇佛教,二是被逼无奈:再要不复兴佛教,汉人还没反,鲜卑八部倒先反了。

再者因为鲜卑贵族的反攻倒算,汉家门阀隐有叛乱的征兆,皇帝与朝廷急中生智,才想到了利用佛教制约世家……

所以说直白些:太武帝灭佛失败到不能再失败。

但拓跋氏的皇帝也由此有了经验教训:既然灭不成,咱就一起信:皇帝信,大臣信,鲜卑信,汉人也信,这下总该没人再说这是“胡”教了吧?

因此也迎来了中国佛教史上发展最为迅捷的时期。

之后历三帝,经四十余年的励精图治,就到孝文帝了。元宏认为时机已到:不过这次不是灭佛,是强制汉化。

成功倒是暂时成功了,但后遗症同样不小:同样是太子,欲行刺元宏未果,之后叛逃。

密谋反叛的元氏宗室、鲜卑贵族一堆。元宏不得不下狠手:包括太子在内尽皆被诛。但最后孝文帝也是死的不明不白……

而后便是元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