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光字片(1 / 2)

“秉昆,你哥在么?”

“晓光哥,你来了啊,我哥在呢,我姐也在,你自个儿进去找他们吧!”李云帆伸手指了指屋里。

他知道蔡晓光来自己家肯定是找周蓉的,只是不方便直接问,毕竟这年头,一个大小伙子来找年轻姑娘,总会招惹一些闲话,所以就把周家老大周秉义拿出来当挡箭牌。

“成,这是给你的。”蔡晓光递过来一根雪糕,拍了拍他的肩膀,“奶油的,你慢慢吃吧,我进去跟你哥说会话。”

等蔡晓光进去,李云帆继续坐在院子里发呆,他一时还无法适应现在的处境。

他原本刚研究生毕业不久,因为在学术方面颇有成就,在民族史领域闯出了一些小名声,所以得了某位学术大佬的青睐,一边跟着他读博,一边在大佬任职的高校当助教。

只是没想到才刚上班没几天,就被系统丢到了六十年代末的东北,成了热播电视剧《人世间》里的主人公,周家老三周秉昆。

哎,这周秉昆的命可不怎么好啊,家里哥哥姐姐个个成才,老大周秉义先当兵,后考上北大,最终进入官场,成了吉春市的大领导。

老二周蓉,同样考上北大,虽然遭受了诗人冯化成的背叛,可还有一直苦恋她的蔡晓光,也算是圆满。

唯独老三周秉昆,脑子不怎么灵光,长期处于哥哥姐姐的压力之下,个人生活也是充满遗憾,和郑娟的感情屡遭波折,周楠的去世更是让这个家庭备受打击,想做点什么似乎也很难做成。

算了,既来之则安之,我知道未来几十年的大势,还有扎实的文化基础,料想周秉昆遭遇的那些悲剧怎么也不会落在我头上。

从早上到现在,李云帆勉强适应了自己的处境,开始打量起周围的环境来,他所在的地方叫光字片,位于吉春市共乐区。

这地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十多年前,那时候北边的毛子国发生了大变革,一批批逃亡者在这里建起了一栋栋异国家园。

然后由于灾荒之年,也由于战乱,从山东、河北、河南、山西拥来了大批流民,这些身无分文的贫穷农民,就地取材,挖土脱坯盖起了一片片泥墙草顶的临时之家。

接着小鬼子也来了,他们在这里修建了员工宿舍:皆砖瓦平房,不高,窗台离地一米左右,都是一室半的格局,每排平房前,有机井、公共储藏库、厕所、浴室。

解放后,又有了新的变化,一条几乎笔直的柏油马路从机场通往市内,将共乐区一分为二,铁路这边,马路两侧,不仅植了树,且建起了六七幢五层的楼房。

由狭窄的土路形成的小街终于无一例外地有了街名,都是很阳光的街名,如光仁街、光义街、光礼街之类,因为街名都带有光字,所以时间一长,大家就把这片地方称之为光字片。

顺着公路向高处看过去,那里被称之为上坎,街道两旁多是有门前小院和进门台阶的俄式房屋,只是已经老旧,不复当年的美观。

如今这里的住户以中小知识分子和中小干部为主——老资历的中学教师、新政权任命的校长、报社出版社的老编辑、医生、区里的科长、派出所所长、国企小厂的厂长等。

周家住在街头,是这条小街的第一户,一共有里外两间房子,两间屋同样面积,都是二十几平方米的方正的房间。

这里的住户身份和他们差不多,大多是普通工人,房子也颇为类似,土坯的房子,油毡的屋顶,一家挨着一家,谁喊一声,整条街道都能听见。

他们家比别人稍微宽裕一点的是多了个十来平米的院子,天气暖和了可以在院子里坐坐,也可以养几只鸡。

虽说现在政策不允许,可如今食物短缺,一般人也顾不得这么多,而且周家是工人阶级出身,根正苗红,这点小事也没人找他们的麻烦。

再加上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