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虚行之,既然打不过,那就加入好了!(1 / 3)

在雨音玲这位谍报大师的有意安排之下,丹阳八千士卒悄悄的分批进入当涂县的消息被多方势力都‘打探’出来。

更为惊人的是,宋阀暗中借出船队作为丹阳军船消息也被沈法兴、李子通二人以付出一定的人员损失代价的情况下被他们打探出来。

如此一来,沈法兴与李子通都确定丹阳会在短时间内从当涂向历阳进攻,而这也正是他们想要的结果。

李子通为此与自己亲族部下们召开了三天的军议,最后不得不承认自己在前次出兵历阳,却被沈法兴狙击之下,损失太大,实在无力再向外扩张。

他没有沈法兴那般得到当地士族的支持,自己在海陵的根基没有那么稳。现在还是先稳住自己的地盘才是当务之重。

可是他也不想就此甘心的龟缩在海陵城中,他派出自己的族弟李子修带着三千水军,沿江而下伺机而动。一旦丹阳与历阳两败俱伤,那他还想着去试试运气。

而他自己亲率全部人马固守海陵以防沈法兴故技重施,再次从江阴渡江偷袭他后方。

另一边的沈法兴却是在晋陵却将当地众多士族,论资排辈的召集到他富丽堂皇的梁王宫中来一个‘众贤集议’。

正当沈法兴这位梁王把架子摆足之后,台下的各大士族代表对于此事的论调都是调养生息,固守城防,以防李子通趁机前来报复。但是却有一个陪坐末席的少年出列大声提出反对的声音。

此人衣着远不如在座众人来的华贵,但他却有一双自信与智慧的眼睛,他便是上次提出阻击李子通计划的少年,虚行之。

他自从幼便酷爱读书,可他出生寒门,家中藏书他较少,在他反复细读之后,便出门游学,十年来行走于江南各县各地。

诸子百家之书他是买也好,借也好,抄也好,都装到自己的肚子里去。最后发现光读书不行,他便从各地小吏之处了解六曹诸事,他相信猛将必发于行伍,宰相必起于州县。

半年之前,他完成自己的游历之后,来到了吴郡这江南士人精华之地,遇到了沈法兴招募幕僚,以他的才学立刻便脱颖而出。

可惜沈法兴的王廷之上都是士族高门,他这个小小谋士若非献策谋划过那一次针对李子通的突袭,今天连这个大堂都进不了。

“尔有何异议,此处群贤毕至,不妨说来,寡人定当从善如流。”沈法兴高坐王位之上,事事都以古礼而定,以示他与其他如杜伏威李子通之流这等草莽出身的云泥之别。

“王上,丹阳既然执意要此时强攻历阳,郡治定然空虚。晋陵从运河而上,至多五日大军便可至丹阳城下。如此良机,就在当下,丹阳要地,何不早图。”

虚行之听了全堂引经据典的名士们说来说去,他对于这些人所坚持保守的看法简直嗤之以鼻。现在的天下,你不进攻别人,就早晚被别人进攻,就是毗邻而壑也不为过。

这批所谓的世家高门,只不过是不想牺牲自己的族兵部曲去为沈法兴征战而已,他们想要的只是尽快将两郡之地重新划分各自归属。现在谁家实力更强自然分的更多,谁家死在丹阳,自然就一切都成了他人之物。

可叹这位看似古雅实则暴躁的梁王还自鸣得意的认为自己德行有佳,以至世家名门纷纷来投。自上次与李子通一战之后,越发纵情享乐,大兴宫城,这王位也自封的太早了一点。

“儒子狂傲,眼窄视物,只识小术,不明大体。王上,今日诸贤云集,各有良言,老夫本不想与少年争锋。可此子于此所论,实在有误国事,还请王上明断。”吴郡陆氏家主陆复以他八十余岁的高龄,只一听虚行之主张主动出机的提议就拄着自己的手杖立身而起,当场怒喝。

“陆公国之宿老,若是因此气坏了身子,实在乃寡人之痛也。陆公有言,寡人静听。”朱陆顾张,他这辈份一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