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着膀子清理码头的战场,处理倒地的尸体。
他看着码头旁刚刚露头的青草,惊讶地询问道:“码头旁草地里的草刚长出来,附近又很少有枯草,这么热的天,也不像是秋天。
现在是九月份,已经快到粮食收获的季节,不应该是这种景象。”
沉伯群连忙介绍道:“王爷,大华最南端的领土是南洋,那里是热带,气温常年偏高,雨水充沛。
我通过阅读欧洲人带来的文献,了解到南北半球的不同。
南北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我们北半球现在是秋冬季,南半球却是春夏季。
南非这里气候我也了解过,这里距离赤道比较远,但却一点也不冷。
这里冬季的气温与福建差不多,冬季偶尔会下雪,大部分时候只是霜冻。
现在这个时间,正式这里的夏季,适合种植粮食的季节。”
他们正说着话,本来晴朗的天,突然下起了大雨。
辽王李青木都没来得及穿雨衣,很快浑身被大雨淋湿,他却惊喜万分。
“好,非常好。这场雨下的真好。
这里气温和福建差不多,还是一个大平原,这里肯定是个大粮仓。
只要这里不缺粮,我的辽国就能慢慢发展起来。
小沉,你立刻让官员组织移民开荒种田。
在海边建立大辽城和港口。”
辽王李青木很清楚自己的实力大部分在海军,他建立的新城,必须处在战列舰主炮的射程之内。
这样才能保证这座城,时刻处在海军的保护之下。
沉伯群立刻提醒道:“王爷,名不正则言不顺,我们现在首要的目的,就是正式完成开国礼仪,王爷登基加冕,成为辽国国主。
只有王爷成为辽国国主,您才能加封文武百官,建立相关的衙门,统治这片地方。
这些人跟随远赴海外开国的人,现在正是他们最激动的时刻,不能让这些人寒心。”
李青木看着码头周边的情况,这里有着西方商人建造的成片木屋,还不如乡下,连城池的雏形都没有。
他在这么寒酸的地方,举行开国礼仪,内心有些抗拒。
但妻弟沉伯群说的话也很明白。
现在首要的任务,就是稳定人心。
辽王李青木吩咐道:“先带着大家建好居住的木屋,这个地方多雨,要建好居住的房子。
陆军进攻土着部落还没有回来。
等到居住的地方建好,我们扩展出安全地域,稳定下来,我立刻就举行开国礼仪,对所有人封官授爵。”
李青木原先还想让开国礼仪隆重一些,现在只能一切从简。
时间缓缓过去,码头附近的众人,努力建设自己的家园。
陆军也击溃土着部落的抵抗,把这些土着部落驱逐到十几里外的地方。
4337年(公元1640年),十月十日。
辽王李青木命名为大辽城的地方,已经有了小镇的模样。
船队携带了大量的水泥,这个小镇很快就会变成大城。
在大辽城城中心,较大的一栋木屋前。
炎黄日报特派记者欧自寻拿着昂贵的照相机,拍摄辽王李青木的开国仪式。
木屋前的院落中,摆放着两尊石像和一个青铜大鼎。
辽王李青木穿着四爪金龙的龙袍,头戴冠冕。
他后方跟随穿着官服的文武官员。
藩王国度的一切礼仪制度,比宗主国大华低了一个等级。
辽王李青木先祭拜黄帝的石像,叩拜自己祖先的排位,给自己老爹和爷爷追封王位。
他随后带领文武百官,拜见宗主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