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明朝历代帝王百科节选(2 / 4)

号嘉康。

史书评价:政绩平常,坚守文武分离并重、儒皮法骨的治国原则,放权给内阁,主抓全国卫生与国民身体健康锻炼事业,不好军事,好儒学仁政,虽得仁皇帝之美誉,但宽仁导致贪腐横行,地方豪强大量滋生。

朱厚烁在位期间天灾较多,水灾与地震、干旱与地震几乎三五年一次,到他退位时,大明本土人口才勉强突破了九亿。

他亲撰中医文献、编修本草典籍,完善中医药体系,大大提高了国民卫生水平。

他在位期间虽没有对国家层面而言大的功德,但退位后在民间行医治病,深得百姓口碑,尤其深得海外诸藩国归化民的爱戴。

朱厚烁在西疆之乱时率领徒子徒孙从事公益的治病行动,民间尊其为药神皇帝、药神帝,后世百姓到药神庙里拜的就是他,其在百姓心中的功德就像大明高宗武皇帝一样。

他的嫡长子早夭,嫡次子五十岁时在太子之位上病逝,这才轮到后来的昌王(即明敦帝)继位。

第九位:明敦帝朱载域,五十六岁继位,六十一岁驾崩,炎黄历4643年至4648年在位,共计五年,年号雍平。

史书评价:前三年励精图治,政治清明,打击了许多在嘉康年间靠贪腐崛起的家族,国泰民安,史称雍平之治,后来他下诏给予海外驻军将领一些特权(部分财政权)的政策引发沃洲反复动乱长达七年之久,死于战乱的人口超过千万,史称沃洲之乱。

虽然朱载域后来下罪己诏取消了过去优待驻军将领的“坏政”,打算用三年时间清理遗毒,五年时间于民修养生息,继续执行儒法并重、军政分离的政策,没想到事情没办成,却过劳猝死在了皇位上。

朱载域是明朝历史上首个无庙号的皇帝。

明敦帝在位期间锦衣卫乱搞,所以他的继任者明桓帝继位后对锦衣卫进行了压制,当时无人敢言裁撤之事。

第十位:明敬宗桓皇帝朱翊铬,炎黄历4648年至4661年在位,共计十三年,五十二岁时被迫退位,年号光祥。

史书评价:三十九岁以明敦帝嫡长子身份继位,遵从遗诏,用三年时间清理前朝遗毒,五年时间于民修养生息,继续执行儒法并重、军政分离的政策。

明桓帝虽然勤政爱民,但在锦衣卫怂恿下喜欢微服私访,居于民间的日子比在宫里还长,有七个儿子都是与民女所生。

他在位前八年打造了光祥之治,后面开始骄奢淫逸,好吃飞禽异兽,在位期间竟然到海外沃洲巡视了六次之多,更是在沃洲大盐城修建了盐城行宫。

为了安抚沃洲百姓,他下令给朝廷在沃洲的海外省治下诸多府县减免多年赋税,此举却养肥了沃洲一大批跟风吃食飞禽的贪官,间接引发了数年后致沃洲一千二百万人死亡的沃洲禽疫的爆发。

明桓帝明知犯罪,却不下罪己诏,三年后在明贤院用宪章压迫下,禅位给太子后出家为道,三十年后过世。

他是明朝首个被迫退位的皇帝。

明贤院是明武帝朱高煦提出的设想,明宣帝朱瞻堂在位时正式设立,属于限制皇权、平衡内阁权力的机构。

第十一位:明代宗穆皇帝朱常渺,三十三岁以太子(明桓帝嫡长子)身份继位,炎黄历4661年至4711年在位,共计五十年,八十三岁驾崩,年号弘道。

史书评价:勤政爱民,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

他开启了对雪洲东部的大开发,在位中期时雪洲东部人口已经突破五千万,大明本土人口达到了十一亿,开创弘道中兴。

弘道中期,大明第二个百年计划全国铁路总里程突破二十万里、百艘八千料战舰计划完成!

不过,由于明穆帝册立的两任太子先后病逝,以至于他后来迟迟不立太子,导致他在位后期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