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吗”
随着这一声喝,宋军反抗已不太激烈。或许是担心伤了王福,遂不敢放箭;或许是在等牛富投降。
牛富不再逃,拄着刀站在那。
他想到了范天顺的传书,应道“生为宋臣,死当为宋鬼。”
说罢,他下令不必再抵抗,推开身旁的士卒,做好了受死的准备。
“值吗”
高长寿驱马上前,问道“真要到让樊城百姓易子而食的地步,就为了赵氏守国”
牛富道“老子领了大宋的一份俸禄,就得出一份力。那些士卒百姓想活下去,该降就降,老子没个意见。但樊城军中不能没有英雄好汉,传出去叫人笑话废话少说,杀了我罢了”
“谁说你领的是大宋的俸禄”
高长寿继续往前,已进入了宋军的弩箭射程。
他丝毫不惧,抬起刀指着牛富。
“尔俸尔禄,民膏民脂给你俸禄的是世间百姓。赵氏种过一粒米粟没有你为他出力,还妄称英雄好汉”
牛富顿时愣住了。
他脑子满是里是忠义,以前从来就没有过这样的观念。
因此,对于旁人而言稀松平常的道理,于他而言却是醍醐灌顶。
这对于他而言,是一种很新的观念。
“牛富,你可知何谓英雄光有气概不够。”高长寿道“救黎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之人,方可称英雄。”
牛富抬起头,才想要说些什么,忽然听到北面传来了呼声。
那声音越来越大,汇聚在一起,成了整齐的欢呼。
高长寿回头望了一眼,道“城北在放粮。”
连牛富都下意识咽了咽口水。
只有饿得狠了,才能体会到能有一口吃的是多么幸运的事,如何欢呼都不为过。
“大唐万岁大唐万岁”
“当。”
一声响,牛富手中的刀落在了地上。
若说救黎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之人,方可称英雄。这让他又想起了刚才听人唱的那首词。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襄阳城中,吕文焕正在抄写北面传来的词,写到这一句,目光一凝,停了下来。
他感到意兴珊,搁下了笔,不愿再写后面的句子。
或许是因为他已没有那份精气神去承载这半阙词中的气魄。
毕竟已是将败之人。
求降而不得,更是教人焦虑
“叔父。”
有人推开了房门进来,却是吕师颐。
吕师颐是吕文德的第十子,虽说是将门子弟,却打扮得油头粉面。
“叔父,李瑕可答应我们的条件了若是不再围城了,我得回江州”
“没有。”
“那何时能放开”
吕文焕脸一沉,道“李瑕没答应我的请降。”
“怎么可能”吕师颐不信,“叔父莫不是不想投降吧莫不是信了范天顺的鬼话”
“自己看”
吕文焕不悦,反手便将一封信往吕师颐脸上拍。
他再用力,拍出去的终究是纸,最后还是轻飘飘地落在了地上。
吕师颐只好整理着袖子俯身去拿,因弯腰辛苦,嘴里还哼唧了一声。
“叔父公房中这烛火好暗。”
他摊开信纸凑在那烛火边看着,其后“咦”了一声。
“岂有此理叔父,这李瑕到底是皇帝还是强盗啊我当他是开国之君圣明天子,他当我是好宰的肥羊、易欺的庄奴。不讲人情,只管逼取人财,好小相哉”
吕师颐青楼逛得多,骂咧咧起来惯是些妓子损人的腔调,手里还捏着那封信不停地晃。
吕文焕听得心烦,回过头便叱道“聒噪”
“叔父。”吕师颐委屈道“是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