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二九章 修补者的绝望(上)(1 / 3)

新顺1730 望舒慕羲和 248 字 2022-01-04

刘钰和这些投资商越聊越是深入,渐渐的一些说法就让一旁的两淮盐政使有些抗不太住了。

刘钰说的那些玩意儿,两淮盐政使不是觉得没道理,而是……太过直白、赤裸、没啥掩饰,过于功利。

虽然朝堂上下素来都知道刘钰说话自来如此,往往和朝中面上的一些仁义道德说辞对不上卤子,但在商人面前越说越“不掩盖”,两淮盐政使觉得自己最好还是给往回兜一兜的好。

这时候刘钰刚正说到了关于盐场建设修筑的事。

“盐乃国家要务,陛下对此也颇重视,是以特许你们出钱、厢军出力。淮河既有雏形,今年便拨出来六千人用。好在距离不远,也不需要花太多钱。”

在谁来具体施工这件事上,朝廷扶植财阀的意思已经很明确的,否则不可能用厢军来干这种事。

两淮盐政使闻言心想,自己这个江苏节度使,当真也就是个打下手的贰佐官。

陛下那边看来早就定下来该怎么办了,否则兴国公可是调不动军队的。

投资商心里算了一下,虽觉得成本稍高一点点,但也只能接受。

最起码在吃饭这件事上,用厢军就比雇百姓贵不少,厢军也是要吃皇粮的,皇粮的价格折算实质上是比他们自己买粮食贵的。

更别说施工期间的军饷之类,他们肯定没资格发军饷。

他们出钱,但军饷绝对不能是他们的钱;他们出粮,但军粮绝对不能是他们的粮。

这是掉脑袋的事。

“如此甚好,陛下圣恩,我等永世不忘。既然如此,那就越快越好,所需材料种种,大宗采购之事,是否也直接在承包范围之内?”

刘钰笑道:“这个就不用你们管了。所谓扶植,就该有个扶植的样子。你们出钱,这边大包。”

“如今情势,我也不妨和你们明说。不管是海盐还是井盐,朝廷官营都是没问题的。只不过,但若官营,麻烦颇多。”

“你们也听说了前几年宝泉局铸钱工人合力罢事的情况。弄得朝廷很是不好看,工匠也多生怨恨。”

“这宝泉局,铸钱大事,肯定是不能交由私人的。但别的嘛……还是交给你们吧。”

“干活的怨恨,那也是怨恨你们,朝廷省却许多麻烦。居中调节仲裁,制衡一番,该办你们的时候办你们、该办他们的时候办他们。你们心里有点数就好。”

商人们连连称是,这事他们当然知道,毕竟是在京城闹出来的,沸沸扬扬。

大概就是朝廷铸钱的工场,有人克扣了工资,加上那时候西山煤矿出了事,导致煤涨价,工匠收入降低,生活难以维系,遂极度不满。

一个翻砂工,就组织工匠。然后有个磨钱边的不听话,后世的话就属于是匠贼了。

这翻砂工就和这个不和大家伙一起罢业的磨边匠干起来了,一不小心就给弄死了。

内贼一死,剩下的也就好说了,几个铸钱作坊联合起来,讨要工钱。

闹得颇大。

不过,这种事,对这些松江府这边过来的商人而言,实在是司空见惯了。

就算是没有京城铸钱工匠大抗争这件事,南边类似的事,伴随着工商业的发展,有的是,他们是有心理准备的。

在大顺贸易中心转移到松江府之前,广东那边的石匠、丝织、成衣等,早就组织了西行会,“西家”与“东家”对立。东家也组成了东行会,两边能商量就商量,商量不了就干。

苏州织工齐行叫歇、米贴补助运动、景德镇雇工抗争、松江府棉纺织业的踹匠端匠联合会等等,轰轰烈烈,这些大商人可是见多了。

而且不久前还刚爆发过一场教科书般的活动:一个纺织业踹匠,利用“大家凑凑份子,咱们找戏班子唱一场戏”为前期掩护,募集了资金,联络了信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