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第四把锁(3 / 4)

新顺1730 望舒慕羲和 2947 字 2020-12-31

刘钰打了个响指道:“我刚才那句话的意思,是礼毕、起身的意思。这琉球国到底是否有罪,到时候一试便知。他们不是始终说不知道倭国事,和倭国没有联系、房顶的风向标不是倭式的而是巧合相似吗?难不成这语言也可以无师自通?”

“你也不是没听过琉球国相说话,听起来分明是福建官话嘛。这琉球语中听着也有几分闽语味道。这便叫让他们无从抵赖。”

“陛下圣旨里到底写了什么,我不知。但我要抓住琉球私通倭国的证据。”

“到时候,我用倭语诈一诈。赵大人,若是到时候一群人都起身,我自然会动手;当然若无人起身,那就要靠你来圆场了。”

“只是,我先问一句赵大人,若是到时候琉球百官许多人起身,赵大人会怎么做?”

赵百泉还真没想过这么损的主意,心道这办法确实……猥琐。

琉球人的一些回答,明面上天衣无缝,正常天朝能想出来的问题,琉球人都是早有准备,对答如流。

可语言确确实实不能说是巧合,真要是一群人听得懂倭语,那就不是巧合,也就无法抵赖和倭国有来往。

这事等于也是琉球自己作的。

琉球离日本这么近,懂几句日语很正常,可偏偏萨摩藩和琉球都做贼心虚,偏偏说和日本没有一丁点的联系,这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证据确凿,那可就有的说了。

“鹰娑伯觉得我该怎么办?”

“赵大人是礼政府的,我可不是。赵大人不妨先问问自己,礼政府想要什么?天朝想要什么?你要知道想要什么,才能知道该怎么办呀。”

这件事还没发生,可赵百泉见着刘钰信心满满的样子,心里已经信了八成。

可能讲道理,刘钰不行,但论及打仗和对外部世界的了解,赵百泉也是在京为官的,听过刘钰不少的故事,在这方面绝对的相信。

他反对刘钰的一些做法和做事方法,但事实和立场不是一回事。在“事实”这二字上,赵百泉相信刘钰掌握着“事实”。

分歧在于,事实不重要,重要的是知道事实之后的立场。

使者,不只是来传话的。

虽然大部分使者都是习惯性地当传声筒,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早没有了汉唐时候那股气凶狠劲儿,明明就是个外交官恨不能靠那几个随从搞出封侯的大事。

哪怕赵百泉并不赞同刘钰要学班超的行为,可不代表他反对一切有主观能动性的自主的行动,他反对的只是行动的方式。

现在刘钰把这个皮球踢到了他脚下,赵百泉心道是啊,礼政府在追求什么呢?

如果只是追求一个名义上的天朝,那么琉球这边私通倭国,只要明面上还来天朝朝贡,那目的已经达到了,完不用做任何改变。

可如果只是如此,天子又何必在不是册封的时机派人来琉球?

想通了这个关节,赵百泉点头道:“多谢鹰娑伯,我想我明白了。鹰娑伯少读经书,不知如何斥责。天朝恩威并施,兵甲之威在鹰娑伯;礼仪之威于在下的这张嘴。”

刘钰拍手赞道:“赵大人啊赵大人,你终于明白了。却不知赵大人要从哪入手?”

这等嘴皮子的事,自不用刘钰教。

“万历三十七年事若为真,则认贼作父。明明与倭人勾连却说没有,则欺君罔上。天朝使者屡来、学生常去国子监,却不言国辱,则以为天子昏暗不能守其藩属,此辱君也。”

“然琉球小国也,故不能挡倭国兵锋,这又不是不可以原谅的。但如何才能证明琉球对天朝的忠诚呢?”

说着说着,赵百泉发现自己已经掉进了刘钰准备好的陷阱,后面的话讲不出来了。

证明忠诚,怎么证明呢?

刘钰笑道:“你看,所以说你和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