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头上。
总之文陆鸳死了,这之后朝廷派人顶替了文陆鸳在蜀的职位,兵部侍郎刘飞鹏调任成都巡抚,总领蜀中军政大权。
沈长安也没有再派人,其实沈长安压根不爱管这些事,前面说过,他就是个修仙的性子,跟白起有的一拼,处理这些事物比杀了他还难受。
所以这蜀地实际上,已经半收归朝廷了。
沈长安才不在意这些,当初要不是赢胜硬封给他,他只想在长安当个安乐王爷。
这刘飞鹏虽说是从中央往地方调,但这可是封疆大吏啊!
大秦满打满算也没有几个,从三品直接蹦到正二品,而且是有军政大权的一把手,当即刘飞鹏便一步迈入了大秦的权利巅峰。
要知道,他也才三十出头。说这刘飞鹏的出身也是有意思,刘家可不是什么跟着大秦从辽东起家的老人,刘家的崛起完全是赢胜一手造就。
刘飞鹏跟王地藏还沾着亲戚,王地藏的夫人刘思思,是刘飞鹏的亲妹妹。
大秦开国第一任吏部尚书,是赢胜钦点的刘老爷子,也就是王地藏他老丈人。
不过老头身体不好,比赢胜还早走好几年。
所以刘家这一枝其实算是赢胜的嫡系,不过自从刘老爷子走后,刘家就没什么实际上的掌权人物了。
刘家老大是秦奋手下副将,这几年因为伤病一直卧床。刘飞鹏又太年轻,能做到兵部侍郎已然拔尖,所以这些年刘家一直不温不火,导致很多人都快把刘家忘了。
刘飞鹏被调任成都巡抚,是杨孝严亲自定的。
倒不是杨孝严看重他的能力,这个位置杨孝严大把的人能派去,可是他又觉得派自己的人不合适,老这么安排,他自己都觉得自己像是要造反。
这就是杨孝严的毛病了,用自己人觉得自己要造反,用别人的人觉得别人要造反,就比如文陆鸳,文家虽然坐大,可是也的确暂时没有反心啊!
不过从以防万一的角度出发,杨孝严的做法也没错。所以啊,所谓伴君如伴虎不过如此,没本事不行,本事太大也不行。
杨孝严认为得用赢夫的人,可赢夫才刚刚及冠理政,这第一批科举还都是小屁孩呢。
赢胜给留的顾命大臣就剩下谭正一个,如今谭正又正坐百官之首,势力也已经实在太大。
用谭正的人?谭正自己怕是都不同意。
所以杨孝严只有刘飞鹏这么一个人选,谭正也觉得刘飞鹏合适。
哪合适?年龄?不合适。资历?不合适。能力?有个屁的能力!
杨孝严把这货叫去问话的时候,就看出来这是个闷骚的性子啊,来的时候看着一本正经,那模样活脱脱老实人一个。
要不是杨孝严手上还拿着靠山王府的谍报,还真就被骗过去了。
这厮不算府上的妻妾,外面光是相好就不下十人。
当然,这种事无伤大雅,反正也没人可派,就把刘飞鹏调过去了,原本没指望他有什么作为,毕竟还太年轻。
可是这刘飞鹏到了成都,如同放虎归山!
杨孝严可是一句话都没交代过啊,这事儿杨孝严都觉得冤枉,他是真没跟刘飞鹏说过要办文家啊。
可是刘飞鹏到了成都,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烧的就是文家,第二把烧的还是文家,第三把烧的也是文家!
一时之间这蜀中可是有人欢喜有人忧了,文家当然是都快哭了,其他人可就乐见其成了,文家只要倒台了,那不得有大把的油水让出来吗?
可是文家也不是好欺负的,你查我家有没有私占民田,我就让人四处给你要钱,补军备修房屋,诺大个蜀中用钱的地方还少?
你查办我家嫡系官员,我就上万民血书到京城参你刘飞鹏二十一条大罪。
反正两边打的是叫一个不可开交,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