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1 / 4)

赵守时拉开后排车门就坐了进去,今年的初夏来的有些早。

车内又没开空调,觉得有些热的赵守时便以手呈扇扇风取凉,好奇的问道“这阵仗闹挺大啊,说吧,今天晚上摆的是什么品种的鸿门宴。能请动你们哥俩一起出面,那人来头不小吧?”

“淡了,淡了,感情淡了。兄弟我就是听说你回来,毛遂自荐来接你的,完全是一片肺腑的情谊使然。”

踩着油门启动车辆的李青侧脸用眼角余光撇着赵守时,嘴里不断的嘟囔着,脸上也挂着愤愤的表情,就是表达下某人怀疑自己动机的不满。

当然不是真生气,而是先下手为强的让某人心虚,最好是愧疚。

这样才能让某人再次带着自己发财嘛,实在是赚钱这种事情是真的食髓知味。

为了让自己的不满更加具象化,李青还假模假样的锤了方向盘两下,谁想锤在喇叭上,发出刺耳的鸣笛声。

不说周身正行驶的车辆被吓得有明显的滞涩与卡顿,连车内的赵守时与范阳都被吓了一跳。

连忙警告李青的好好开车,三人的小命可都在他手里攥着呢。

李青扯扯嘴角,知道自己这个莽撞人确实有点莽,自然不敢反驳,

好好开车的他思维又开始飘散,想着自己刚才的一番话有没有产生某些神奇的效果。

以前的李青还不知道赵守时出让部分非诚勿扰权益的含义,只当就是朋友关系随手一帮。

对于自己能够赚到钱,自然对赵守时有感激,但更多的是归咎于自己的胆量与运气。

赵守时早先说过投资有风险,入行需谨慎,作为积年韭菜的李青对这句话,那可真是太有感受了。

更别说赵守时还直言说过投资的这二百来万有打水漂的可能,让他做好心理准备,这也是李青之前曾犹豫过的原因。

但现在的李青才知道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不混传媒圈的他不懂这里面的规则。

简单一句话就是电影可能赔,但赵守时一定赚。

一些在外人看来天方夜谭不敢相信的手法,被影视圈的人给玩出花来了。

以非诚勿扰为例,制片成本五千万,宣发成本五千万,合计成本一亿。

按照票房分成规则,票房成绩至少达到三亿才算是收回成本,再之后的才算赚。

李青一开始也是这么以为的,甚至还烧香拜佛祈祷票房一定要过三亿,不说赚多少,起码别赔钱。

但后来他才知道自己实在是过于单纯了,人家的手段是什么?

是成立一家公司,将非诚勿扰这个项目算作公司资产,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对外销售公司股份。

a公司感兴趣,就给你10,b公司感兴趣,也给你10。

只不过这个价位自然不能按照成本计算,而是要加上溢价,至于加多少,就根据影视作品的潜力来恒定。

一般情况是增幅50~200。

这也是近年的影视圈没有小成本电影逆袭的原因,虽然拽出来个破电影都号称投资过亿。

注水太严重了,几乎等于广告时间插播电视剧,

最出名的当属唐探三,一部明眼人看来成本三亿上下的电影,竟然喊出13亿的投资。

简直就是把观众当‘小可爱’忽悠啊。

这13亿自然不是真正的投资成本金额,而是一个可以保证盈利的估值,是对外销售的价值对标。

然后以这个价格作为标底,对外销售份额,先入局的可能打个七折,按照十亿成本计算,来的晚的那就是原价,以十三亿计算。

不管是十亿还是十三亿,原投资方必然是赚钱的。

所谓的电影,改头换面就成了理财产品。

原投资方以这样的方式收回部分乃至全部成本后,手里还余留